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
晉祠位于太原市區(qū)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,晉水的發(fā)源處, 晉祠勝景(17張)是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游覽勝地。1961年3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...
詳細介紹
晉祠位于太原市區(qū)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,晉水的發(fā)源處,
晉祠勝景(17張)是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游覽勝地。1961年3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晉祠始建于北魏前,是為了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。武王滅商之后分封諸侯,把次子叔虞封于唐,叔虞死后,其子夑繼位,因有晉水,改唐為晉國。后人在懸甕山麓、晉水源頭建祠立設,以祭祀叔虞。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》記載:“際山枕水,有唐叔虞祠”,即今晉祠。晉祠歷代均有修建和擴建。南北朝天保年間(550-559年)擴建晉祠“大起樓觀,穿筑池塘”。唐貞觀二十年(646年)太宗李世民游晉祠撰《晉祠之銘并序》碑文,又一次擴建。太平興國九年(984年)依山枕建正殿,是供奉唐叔虞,至北宋天圣年間(1023-1032年)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,其母邑姜亦供奉于正殿之中。
游晉祠,可按中、北、南三部分進行。中,即中軸線,從大門入,自水鏡臺起,經(jīng)會仙橋、金人臺、對越坊、獻殿、鐘鼓樓、魚沼飛梁到圣母殿。這是晉祠的主體,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親,周武王的王后,周成王的母親邑姜。建筑結(jié)構(gòu)嚴謹,具有極高的藝術(shù)價值。北部從文昌宮起,有東岳祠、關(guān)帝廟、三清祠、唐叔祠、朝陽洞、待風軒、三臺閣、讀書臺和呂祖閣。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,以崇摟高閣取勝。南部從勝瀛樓起,有白鶴亭、三圣祠、真趣亭、難老泉亭、水母樓和公輸子祠。這一組樓臺計峙,泉流潺繞,頗具江南園林風韻。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,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。祠北浮屠院內(nèi)有舍利生生塔一座,初建于隋開皇年間,宋代重修,清代乾隆年間重建,為七級八角形,高30余米,每層四面有門,飾以琉璃勾欄。登塔遠眺,晉祠全景歷歷在目。
晉祠勝景(17張)是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游覽勝地。1961年3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晉祠始建于北魏前,是為了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。武王滅商之后分封諸侯,把次子叔虞封于唐,叔虞死后,其子夑繼位,因有晉水,改唐為晉國。后人在懸甕山麓、晉水源頭建祠立設,以祭祀叔虞。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》記載:“際山枕水,有唐叔虞祠”,即今晉祠。晉祠歷代均有修建和擴建。南北朝天保年間(550-559年)擴建晉祠“大起樓觀,穿筑池塘”。唐貞觀二十年(646年)太宗李世民游晉祠撰《晉祠之銘并序》碑文,又一次擴建。太平興國九年(984年)依山枕建正殿,是供奉唐叔虞,至北宋天圣年間(1023-1032年)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,其母邑姜亦供奉于正殿之中。
游晉祠,可按中、北、南三部分進行。中,即中軸線,從大門入,自水鏡臺起,經(jīng)會仙橋、金人臺、對越坊、獻殿、鐘鼓樓、魚沼飛梁到圣母殿。這是晉祠的主體,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親,周武王的王后,周成王的母親邑姜。建筑結(jié)構(gòu)嚴謹,具有極高的藝術(shù)價值。北部從文昌宮起,有東岳祠、關(guān)帝廟、三清祠、唐叔祠、朝陽洞、待風軒、三臺閣、讀書臺和呂祖閣。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,以崇摟高閣取勝。南部從勝瀛樓起,有白鶴亭、三圣祠、真趣亭、難老泉亭、水母樓和公輸子祠。這一組樓臺計峙,泉流潺繞,頗具江南園林風韻。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,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。祠北浮屠院內(nèi)有舍利生生塔一座,初建于隋開皇年間,宋代重修,清代乾隆年間重建,為七級八角形,高30余米,每層四面有門,飾以琉璃勾欄。登塔遠眺,晉祠全景歷歷在目。